近日,在重慶大學潘復生院士的指導下,重慶大學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高端裝備鑄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重慶戴卡捷力輪轂制造有限公司、寧波保稅區海天智勝金屬成型設備有限公司、寶武鎂業旗下重慶博奧鎂鋁金屬制造有限公司、重慶市搏潤模具有限公司、重慶明月湖實驗室等單位聯合開發,采用海天智勝公司最新推出的3600T鎂合金半固態注射成型機,成功批量試制出全球首例鎂合金半固態成型汽車車輪。這是重慶大學聯合相關團隊繼2023年首次發布全球最大鎂合金壓鑄汽車后底板后,持續推出的又一創新產品。 當前,鎂合金汽車車輪主要采用固態鍛造成型。在此次試制中,項目團隊采用半固態注射成型技術,結合四種鎂合金,首次成功制備了16寸普通乘用車車輪。單次注射量達10kg,車輪凈重為7kg,相較于傳統鋁合金車輪,減重約30%,展現了顯著的輕量化效果,材料和制造成本也顯著降低。下一步,項目團隊將與行業上下游合作伙伴及終端客戶緊密協作,基于半固態工藝推進產品正向設計與開發,實現產品減重與碳排放的雙重收益。 近年來,為實現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汽車輕量化的需求愈加迫切。鎂合金作為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密度僅為鋁合金的2/3、鋼鐵的1/4,是最具潛力的輕量化材料之一。重慶大學的研究團隊在高性能鎂合金、結構件、鎂基儲能材料等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有力推動了鎂合金在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應用,并促進了鎂儲氫、鎂電池等儲能技術的發展。 此外,我國鎂資源豐富,占全球鎂資源的70%以上,鎂及鎂合金產量連續十多年占全球比重超過80%,在世界鎂材料領域具有重要話語權。鎂及鎂合金的快速發展和大規模應用對于推動節能減排、保障能源安全、緩解金屬礦產資源緊缺等重大問題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聲明:以上所有內容源自各大平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對原創作者表示感謝,文章內容僅用來交流信息所用,僅供讀者作為參考,一切解釋權歸鎂途公司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經核實我們會盡快刪除相關內容。鳴謝:鎂途公司及所有員工誠摯感謝各位朋友對鎂途網站的關注和關心,同時,也誠摯歡迎廣大同仁到網站發帖 |
博世(Bosch)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自行車驅動供應商之一,推出了...詳情
在新材料研發的前沿陣地,一位90后青年以無畏的探索精神和卓越的...詳情
4月28日,立中集團與北新涂料、河北工業大學共建創新聯合體簽約...詳情
本周鎂市回顧2025.5.6--5.9日節后歸來,國內鎂錠市場一改平穩態...詳情
請發表評論